夜明珠在中國歷史傳說已久,武俠小說裡更是常見,
現下連電腦遊戲都把它當作趁手的照明工具。
 晉代王嘉所著《拾遺記》記載,當年夏禹治水,鑿龍
關之山,入石洞,深數十里,十分幽暗,「禹乃負火而
行,有獸狀如豕,銜夜明之珠,其光如燭。」
 國文課本裡李斯所寫的〈諫逐客書〉,也提到:「今
陛下致昆山之玉,有隨和之寶,垂明月之珠,服太阿之
劍,乘纖離之馬,建翠鳳之旗,樹靈鼉之鼓,此數寶者
,秦不生一焉,而陛下說之,何也?」這明月之珠,便
是夜明珠。
 文學作品中亦不乏例子,唐代詩人宋之問的〈奉和晦
日幸昆明池應制〉,末句有「不愁明月盡,自有夜珠來
」之旬;而李商隱的〈行至金牛驛寄興渤海尚書〉,也
有「六曲屏風江雨急,九枝燈檠夜珠圓」。
 夜明珠究竟產在那裡?古人以為產在西域。後漢書西
域傳曾提到,大秦(即羅馬)..多金銀奇寶,有夜光壁
、明月珠、駭雞犀、火浣布..等。現在大陸也有生產夜
明珠。
 其實,可以用來製造夜明珠的礦石並不少,除了螢石
之外,還有金剛石、水晶、鋯石等等。
 專家指出,天然寶玉石礦物的晶體,在受熱、摩擦或
陰極射線、紫外線、 X射線的照射下,都能發射出一定
色的可見光。它們之所以會發光,是因為它們的質點在
受到外界刺激後,外層電子發生巨大變化所引起。

《轉載自中國時報2003.1.2》